艺术教育的联想

在家辅导孩子功课,乐理教材第一页就写到了音的四种性质:音高、音程、音强、音色,联想到绘画(基础——素描)教材 Successful Drawing 中介绍的,“We learn to distinguish one appearance from another, in size or proportion, in color, and in texture.” 简单说来,图像区分是通过大小/比例、颜色、材质,这个是绘画大师的总结,也可以说是代表人的智能对于图像的识别甚至洞察。在目前机器学习的图像识别方面,通过训练获得的洞察是什么,有没有透视的概念?

阅读更多

刷了一遍第一篇综述 Deep learning

今天痛苦的、心潮澎湃的刷了一遍 2015年 Nature 上发的Deep Learning 综述,第一感觉是文章真是不错,就是很多地方看不懂,囫囵吞枣地先硬着头皮读了下去(所以说是刷),至少先有个大概印象,看看那些内容是重复的、重要的、核心的,后续再详细了解。读完搜了一下三位作者,因为国外期刊综述一般是邀请行业内文章主题领域内最权威的人来写,看看到底作者是哪位大牛(之前文献分析没看作者),结果是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三位大神。

阅读更多

JAMA 康复者血清研究述评

从中国疫情最严重时就在提康复者血清的问题,此前还咨询过免疫和急诊的专家,对康复者血清均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另外也看血清抗体的纯化程度。3月27日JAMA上刊登了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第三人民医院使用康复者的血清治疗了5名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结果,说实话感觉如果不是COVID-19,这样的研究不会刊登在JAMA上吧。之后看到同期关于该项康复者血清治疗研究的述评,看起来这篇述评更有意义,貌似前些天看来关注述评内容的人不多,所以再发一下了(好在是free)。

阅读更多

Python学习思考(1)

目前学习的方法分为两条线:

  1. 系统性教材(《Python编程:从零基础到项目实战》)
  2. 基于明确方向的实操(目前学习到爬虫)

系统性教材的内容比较浅显,给予基础性的全面介绍,虽然有配套的教学讲解视频,但是基本没有看,因为相比于读文字,看视频实在是效率很低的一种方式,而且热媒体不利于思考。

阅读更多